說到深坑
除了豆腐?還有呢?
老街?步道?.....然後呢?
炎熱的夏季,失心瘋的兩人再度單"騎"
一路陷入深坑。
約11點的深坑,沒多少人
人群都擠在狹窄的走廊與店家的攤位相互閃躲著。
從尾端走到大樹下,
豆腐冰品、豆腐料理,花生糖,...
連走廊的老先生叫賣精神,都因為嚴酷的陽光近乎蒸發掉!
也只能吃著豆腐了...幸好我與太后的"容量"都還夠大,
選了兩家串燒豆腐來比較!
猜猜看,哪一家好吃?
先看看右邊的,看起來較為瘦弱.,但有相當豐富的花生粉
另一邊的...豆腐哩?滿滿的泡菜以及酸菜給覆蓋住了!
往下瞧瞧,這豆腐還真深藏不露!
品嘗後的結論,左邊的串燒豆腐大勝!!!
右邊店家的串燒豆腐,過軟又太多"水"
對!是水!一咬下去會出水....
無論大小,口味,CP值,真的,真的左邊的都好太多了!
份量足夠,厚實又紮實,豆腐內部軟嫩又有彈性,
而且從入口一開始嚐到的醬汁,到咬下那"正宗臭豆腐"的"香(臭?)氣"四散開來
配上泡菜的甜味,縱使高達37度的溫度,還是能盡情到這正宗台灣味的美食!
若搭配上酸菜,又是另一番風味,屬於重口味的香豔 刺激感受,
相當強烈的口味,有點鹹,又讓人欲罷不能!
是的,我們還是一致覺得左邊---大樹下的串燒臭豆腐真的好吃多了!!
雖然40元一串,多另一家5元,但加上分量以及口味,這5圓真的值得!
也以此篇做個紀錄,下次再來深坑,就要記得,是大樹下的串燒臭豆腐,比較過,比較好吃呢!
從大樹下往回走,可能吃了串燒臭豆腐,開胃了起來,
走到廟口這裡,"習慣性"要停留一下下,吃吃.....七里香~~~~~
就是廟口這家,與太后每次來深坑都會至少來一串七里香....
先別急著皺眉頭!
這裡一串40的七里香,還真不錯吃,與許多夜市"滷的"七里香真的不一樣!
第一次來吃的時候,還真得大排長龍! 看到店家還得從"大後方"先烤熟來支援前線才來的及!
這天,也許天氣太熱,人潮少,等一下下就拿到了!
您瞧瞧!外酥內軟的樣子,撒上辣粉,熱騰騰的樣子,讓人都忘了身處在酷夏之中了!
這是絕對沒有"腥"臭味的!(太后對那味道也很敏感~)
香而不油,脆而不膩
問我七里香好吃在哪?
我覺得這部位有點點的嚼勁,比起雞塊,七里香的獨特彈性在口中的咀嚼的感受很令人享受
或許因為油脂的分布,造成串烤起來,外皮只帶一點點脆,而內部卻也不會那麼油膩(不會滴油的!)
而許多人害怕的"那個味兒",我覺得就看店家的手法
這家的七里香,烤起來就完全不會讓人有這層顧慮!
下次來到深坑,相當推薦來嘗試看看喽!
繞了一圈,約莫一個小時內就走完老街
有些店面已經廢棄,有些則大門緊閉,深坑在這2,3年內,似乎無法再繼續用原本的"豆腐"招來旅客
老街以外的商店,我們記憶中的,有許多也不復存在
能具有較多人潮的,剩下傳統童玩的雜貨店,因現在小朋友的好奇,帶著父母擠進店裡....
如今,來深坑的意願,似乎漸漸變淺了。跟太后如此討論著
此時我們發現了新的店家.... 深坑-喵控的新發現
或許,深坑仍在繼續努力長中。